做GEO前必做的企业分析:避开90%无效投入的实操指南
一、为什么说“企业分析”是GEO的“地基”?
不少企业做GEO时踩过同一个坑:上来就盯着“500块1个关键词”的性价比,匆匆选词上线,结果要么关键词没搜索量,要么有展现没转化——本质是跳过了“企业分析”这一步。
GEO的核心是“让AI把企业推给精准用户”,而企业分析就是先搞清楚:我们是谁、要找什么用户、有什么资源接住流量、竞品在抢什么机会。没有这层铺垫,GEO就是“无的放矢”,再便宜的关键词也只是浪费成本。
二、做GEO前的5大核心企业分析维度(附实操方法)
维度1:业务核心定位分析——明确GEO的“靶心”
GEO的关键词和内容必须围绕“企业最该推的业务”,否则会分散流量。重点分析3个问题:
1.核心产品/服务是什么?
◦不是“我们做很多业务”,而是“哪类业务能赚钱、有差异化”。比如家政公司,是“高端住家保姆”还是“新房开荒保洁”?精密制造企业,是“0.001mm高精度加工”还是“定制化设备研发”?
◦实操方法:拉近3个月的营收数据,筛选“毛利率≥30%+复购率≥20%”的业务,定为GEO核心推广方向。
1.差异化优势在哪?
◦GEO关键词要埋入“别人没有的优势”,才能让用户选你。比如:
▪家政公司:“北京朝阳住家保姆,持养老护理证+3年带娃经验”(优势:证书+经验);
▪跨境电商:“深圳宝安亚马逊头程,美西港7天直达+丢件必赔”(优势:时效+保障)。
◦实操方法:让销售团队列“客户最常问的3个优势”,再对照竞品排除“行业通用优势”(如“服务好”),剩下的就是差异化点。
1.业务覆盖范围/场景?
◦本地业务要精准到“区县”(如“上海浦东陆家嘴保洁”),全国业务要明确“重点区域”(如“华东地区工业设备维修”),跨境业务要锁定“目标国家”(如“面向欧洲的CE认证灯具”)。
◦误区提醒:别做“全国通用词”(如“全国家政服务”),搜索量虽大,但精准度低,转化成本高。
维度2:目标用户画像拆解——让GEO“对准”人
GEO不是“推给所有人”,而是“推给会买单的人”。按C端/B端用户分类分析:
用户类型 | 核心分析维度 | 对应GEO关键词设计思路 | |
C端用户 | 1.年龄/地域/消费能力2.核心需求(痛点)3.搜索习惯(怎么问问题) | 埋入“场景+痛点+需求”(避免泛词) | 宝妈用户:“北京海淀0-1岁宝宝游泳,单次价格+水温多少?”(场景:宝宝游泳;痛点:担心水温;需求:价格) |
B端用户 | 1.企业规模(中小/大型)2.决策人角色(采购/技术)3.采购关注点(成本/交付/售后) | 埋入“技术参数+采购需求+服务”(突出专业度) | 工厂采购:“苏州昆山CNC加工,支持批量定制+15天交货期,能开发票吗?”(参数:批量定制;需求:交货期;服务:开票) |
•实操方法:
a.翻近6个月的客户咨询记录,按“问题类型”分类(如价格类、需求类、售后类);
b.用“百度指数”或“5118”查目标用户常搜的“疑问词”(如“多少钱”“怎么选”“多久交货”),直接融入关键词。
维度3:现有资源盘点——判断GEO的“支撑力”
GEO能带来曝光和咨询,但需要企业有“承接能力”,否则流量会流失。重点盘点3类资源:
1.内容资源:有没有匹配GEO的“落地页”?
◦比如做“北京朝阳住家保姆”的关键词,官网要有对应的“住家保姆专区”,页面需包含:保姆资质、服务流程、用户评价、预约入口——AI会因为“内容精准”给更高排名,用户点进来也能快速了解。
◦误区:很多企业用“首页”承接所有关键词,用户找不到对应信息,立马划走。
1.服务资源:能不能接住GEO带来的咨询?
◦客服响应速度(是否能“5分钟内回复”)、话术专业度(是否能答出用户关心的“保姆经验/设备参数”)、售后保障(是否有“不满意退款”“售后维修”)——这些直接影响转化。
◦举例:某设备企业做GEO后,咨询量涨了40%,但客服不懂技术参数,30%的咨询客户流失,就是因为服务资源没跟上。
1.传播资源:有没有“流量体系”放大GEO效果?
◦参考之前GEO词库搭建的逻辑:官网、短视频、公众号、私域是否打通?比如GEO带来的用户,能不能引导到短视频看“产品操作视频”,或加到私域领“报价单”——多渠道留存,能提升复购和转介绍。
维度4:竞品GEO策略分析——找到“差异化机会”
做GEO不是“从零开始”,分析竞品能避开红海,找到低成本机会。重点看3个维度:
1.竞品在做哪些核心关键词?
◦用“5118”或“爱站网”查竞品官网的“关键词排名”,筛选“搜索量≥50+排名前20”的关键词——如果竞品没覆盖“细分场景词”(如竞品做“北京家政”,没做“北京朝阳老人陪护家政”),就是你的机会。
1.竞品的“内容呈现方式”是什么?
◦看竞品的GEO落地页:是“纯文字”还是“图文+视频”?有没有“客户案例”“技术参数表”?如果竞品内容简单(如只有服务介绍),你可以加“保姆资质证书”“设备加工案例视频”,AI会更认可你的内容。
1.竞品的“转化路径”有哪些?
◦看竞品页面有没有“预约按钮”“客服弹窗”“私域二维码”——如果竞品只有“电话咨询”,你可以加“回复‘咨询’领保姆筛选指南”的私域钩子,提升用户留存。
•实操案例:某家政公司分析竞品后发现,竞品都没做“夜间急诊陪护”的关键词,而自己有20名夜班保姆,于是重点做“北京海淀夜间急诊陪护,24小时上门”,1个月内该关键词排名前3,咨询量占比达35%。
维度5:风险与适配性评估——避免“无效投入”
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做GEO,提前评估能减少浪费。重点看2个问题:
1.关键词搜索量够不够?
◦如果业务太小众(如“定制航天级零件”),用“百度指数”查核心关键词,搜索量<10/天,做GEO不如做“行业展会”或“私域运营”——投入产出比太低。
1.业务周期是否匹配GEO节奏?
◦季节性产品(如粽子礼盒、羽绒服)要提前1-2个月做分析和GEO布局,比如端午粽子,3月就要开始选“北京端午粽子礼盒定制”的关键词,4月上线,5月就能赶上流量高峰;如果5月才开始,就错过了最佳转化期。
三、企业分析后的“GEO行动清单”
分析完不是结束,而是要落地成“可执行的步骤”,比如:
分析维度 | 结论示例 | 对应GEO行动 |
业务核心定位 | 核心业务:北京朝阳高端住家保姆 | 关键词优先选“北京朝阳高端住家保姆+资质/经验” |
目标用户画像 | C端宝妈,关注“水温+价格+安全” | 落地页加“宝宝游泳水温37℃”“单次体验价99元” |
现有资源盘点 | 缺“保姆资质展示”内容 | 先做“保姆资质页面”,再上对应关键词 |
竞品分析 | 竞品没做“夜间急诊陪护” | 重点布局“北京朝阳夜间急诊陪护”关键词 |
风险评估 | 关键词搜索量≥80/天,适合做GEO | 每月投入5个关键词,优先做高转化词 |
四、总结:企业分析是GEO的“性价比开关”
很多企业觉得“做GEO就是选词花钱”,但实际上,前期花1周做企业分析,能让后续GEO的转化效率提升2-3倍——因为你知道“要推什么、找什么人、怎么接住流量”,每一分钱都花在精准方向上。
如果你的企业还没做过GEO前的分析,建议从“盘点客户咨询记录”和“查竞品关键词”开始,这两个动作最简单,却能快速找到GEO的“发力点”。
400电话办理